针刺禁忌11项

针刺禁忌11项

前人针刺有时日禁忌,如:甲不治头,乙不治喉等,谓之人神相值,犯之不利。因学识浅薄之故,不妄加评论,仅作录入,完整内容可查询相关专业书籍自行补充学习。

另古有禁针、禁灸70余穴,相关穴位不在赘言,可自行查找学习。

古人所列禁穴,多以头项、腹部及上肢为主,也包括少量胸背及下肢穴。

私以为,古人之所列禁针穴,与针具制作工艺水平,及对人体解剖和微生物认识匮乏有很大关系,故如今有很多古人明确禁针的穴位已经完全解禁。

期待更多的难题得以攻克,以促进针刺的长远发展。

现就观书临床针刺常见禁忌罗列于下,仅供参考:

1

过饥、过饱、大喜、大悲、大惊、大怒及劳累过度、醉酒之后、房事之后或身体过度虚弱者,应少针或不针。

2

孕妇三月以下者,少腹、腰骶等禁针;三月以上者,上腹、腰骶及部分针感较强的穴位禁针。

3

小儿囟门未合,头顶禁针;此外小儿正常针灸,尽量不留针。

4

头部外伤或穿孔不足一年的患者,慎针或不针。

5

靠近延髓处,如哑门、风府等穴,慎针或者不针。

6

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者,禁针。

7

有出血性疾病,或有自发性出血者,禁针。

8

皮肤有感染、溃烂、肿瘤的部位,禁针。

9

接近重要脏器及大血管和神经根处穴位,慎针。

展开全文

10

眼球、乳头、前后阴处,禁针。

11

精神失常或间歇性神经病患者,慎针或禁针。

针刺需要扎实的理论和高明的技术支持,不是任何人都可随意操作的,更不是所有穴位都可以进行针刺治疗的。

在针刺治疗时,需要注意避免意外发生,从针刺禁忌开始。

2、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广东广州‖全国微创穴位埋线技术综合班暨微创穴位埋线治百病学习班

为进一步推广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穴位埋线疗法,更好地推动和发展中医针灸的诊疗技术,加强全国各地区中医针灸医疗单位及其从业医师的交流与合作,2018年第九十期全国微创穴位埋线班定于2018年10月27号-10月29号在广州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赵喜新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刺络和拔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采用中西药物,针灸,埋线,贴敷等疗法,进行减肥,塑形,美容和益智。主治:各种疼痛,气管炎,哮喘,胃肠病,脑瘫,癫痫等疑难杂症。现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获得科研成果奖10项,出版专著7本,发表论文50余篇。

班次

89期

10月6日-10月8日

10月5日全天报到

湖南长沙

90期

10月27日-10月29日

10月26日全天报到

广东广州

赵喜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