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悦读】为什么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原】【悦读】为什么说炮兵是“战争之神”?

作者:许平▼

中国最早的炮写成砲,从抛石机而来,火炮家族从抛石机发展到现代火炮已有几千年历史。

13世纪末,中国人在南宋时期创制的突火枪与竹火筒的基础上创制了金属管形火器“火铳”。火铳有大有小,小火铳逐步发展为现代的枪,大火铳后来就发展成为炮。

公元1368年到1389年,明太祖执政期间,把京军分为:五军(步骑军)、三千(公安军)、神机(炮兵)。明成祖时,又正式编制为三大营,即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神机营的出现,标志在中国首次把炮兵编为独立兵种。

由于火药技术传入欧洲是在公元14世纪前后,因此,可以确定,中国是世界上研发火炮最早的国家,也是组建炮兵最早的国家。

公元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荷兰军在台湾赤嵌城企图依托堡垒进行顽抗,郑成功集中28门火炮轰击敌垒,给荷军以重创。

法国直到15世纪50年代才建立自己的炮队。但这一炮队建立后发挥了巨大作用。公元1495年7月6日,法国与意大利在意北部福尔诺沃会战,法军强大的炮兵给意大利的长纵队造成极大损失。曾在炮兵部队服役过6个月的恩格斯指出:“法国人依靠野战炮兵取得了胜利的福尔诺沃会战,震动了整个意大利,于是这一新兵种便被认为是无敌的。”

后来查理八世又将炮兵组成了一个特殊的部门,由炮兵总司令指挥。公元1515年9月,在意大利北部马里诺地区,法军炮兵配合步兵,以强大的火力击溃了号称无敌的瑞士长矛队。

17世纪以来,火炮在欧洲得到了新的发展。1671年法国建立了炮兵团,把炮手编入军队作为基干兵。野战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1690年,法国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炮兵学校。

拿破仑就是靠炮兵起家的,他凭战功,从一名炮兵大尉直接提升为方面军准将。18世纪以来,拿破仑发明了炮兵战术。他用配属步兵师的轻炮诱使敌人暴露兵力,而把大部分炮兵留作预备队。在有决定意义的大规模会战中,其重大的战果都是靠预备队炮兵取得的。

19世纪中期出现了线膛炮,这是火炮在经历了抛石机、火枪、火铳、滑膛炮后的第五次突破;1897年,法国研制成功水压气体助退复进式75毫米野炮,作用在炮架上的后坐力大大减少。随后炮身和发射药的制造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火炮的射程由过去的2000米迅速增至7000米。不久,法国即开始批量生产现代火炮,一批正式定型的75毫米火炮登上了历史舞台,1900—1905年,俄、美、德、日英等国也纷纷制成现代火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军事强国的主要作战部队均编有炮兵营(连),统帅部预备队还编有炮兵旅,火炮数量迅速增加。一战时,各国的火炮数量如下:俄国7000多门,法国4300多门,美国1300多门,德国9300多门,奥匈帝国4000多门。因此,战争中各国普遍集中大量火炮实施长时间火力突击的战法,火炮密度不断增大,重要突破地段上每千米正面平均密度达120—160门。炮火准备时间通常达数小时甚至几天以上。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火力战,战役初期,德军集中各类火炮1400多门,以每小时10万发的速度将200万发炮弹倾泻到法军阵地上,炮火所到之处,战壕被完全摧毁。在德军进攻过程中,法军也不失时机地进行炮火反击,德法两军进行了一场长达10个月的火力绞杀战,双方共发射炮弹4000多万发,法军伤亡30.8万人,德军伤亡近60万人。

20世纪30年代,火炮性能有了进一步改善,普遍实现了开架结构和机械牵引,火炮更新换代,数量急剧增加,二战爆发时,德国装备火炮50000多门,苏联67000门,英、法、美、各装备10000—25000门。战争初期,希特勒运用强大的坦克集团在炮火的掩护下实施快速突击,“闪击”波兰,横扫欧洲。“闪击战”理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炮坦协同作战的理论。

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参加反攻的苏军火炮多达13500门,为取得会战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后,斯大林称炮兵为“战争之神”,苏联把斯大林格勒反攻开始的日子(十一月十九日)定为炮兵节。

苏军在进攻柏林的战役中,炮兵更是尽显“战争之神”的气概,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火力战。在这场战役中,苏军三个方面军集中了45000门火炮,炮火准备阶段万炮齐轰,仅第一方面军在第一天就发射炮弹1236万发,在强大炮火的打击下,第一线阵地德军损失达30—70%,基本上失去了抵抗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德、日5个主要参战国共生产各类火炮261.24万门,炮弹30多亿发,按11000万参战军队计算,每位军人平均要遭到300发炮弹的打击。炮兵在编制数量上已成为第一大兵种,其中以苏军炮兵最为强大,共编有10个炮兵军、105个炮兵师、166个炮兵旅、1199个炮兵团、238个炮兵营。二战期间,炮兵歼敌占整个战争歼敌总数的54.4%。

据统计,20世纪的一系列重要战役战斗中,炮兵歼敌占歼敌总数的56.9%。足见炮兵作为战争之神,名副其实。

现代火炮是以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三大系列组成的大家族。20世纪70年代末期,炮兵进入到火力系统、火控系统、指挥系统的系统化发展阶段。火力系统以战后30年的成果为基础,统一型号、缩小范围、重点提高,美军的105毫米榴弹炮、155毫米榴弹炮、224毫米多管火箭炮成各国统一炮兵火力系统的样板;火控系统即从发现目标到火炮发射的控制系统,主要是研制各种信息接口,力求使雷达、声测、机械信息不经人工判读直接进入射击指挥系统;指挥系统即在指挥机关建立人机系统,实现指挥自动化,并且指挥控制火控系统,炮兵进入了指挥自动化时代。

作为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炮兵的作用不会有丝毫的消弱。作为支援兵种,尤其是第三代炮兵-自行多管火箭炮,射程远,火力强,机动性好,还有很好的模块化能力,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大面积杀伤敌暴露单位,如果在巷战中则可远距离摧毁敌要塞或敌依托抵抗的建筑。

以美国的M270钢雨为例,在91年的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甚至不敢随便开枪,因为他们只要敢动一下,不出20秒就会有冰雹般的火箭弹砸来。火炮的威力除冲击波、破片杀等伤敌人外,还有强大心理威慑力,使敌人的士气受到很大打击。

火炮,作为攻防兼备的利器,未来战场上,其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作为“战争之神”的炮兵永不过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