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塑料简史,做塑料的人都应该知道

完整的塑料简史,做塑料的人都应该知道

1926年,美国W.L.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烯粉料在加热下溶于高沸点溶剂中,在冷却后,意外地得到柔软、易于加工、且富于弹性的增塑聚氯乙烯。这一偶然发现打开了聚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

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了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

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

1931年,美国罗姆-哈斯公司以本体法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造出有机玻璃。

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

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

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

1939年,美国氰氨公司开始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模塑粉、层压制品和涂料。

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

1953年联邦德国K.齐格勒用烷基铝和四氯化钛作催化剂,使乙烯在低压下制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斯特公司首先工业化。

不久,意大利人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

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塑料的世界总产量从1904年的10kt,猛增至1944年的600kt,1956年达到3.4Mt。

大发展阶段

在这一时期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

1958~1973年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0Mt。

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

①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

②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树酯、聚苯醚、聚酰亚胺等。

③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

1973年后的10年间,能源危机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70年代末,各主要塑料品种的世界年总产量分别为:聚烯烃19Mt,聚氯乙烯超过100kt,聚苯乙烯接近80kt,塑料总产量为63.6Mt。

1982年开始复苏。

1983年起塑料工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产量达72Mt。

目前,以塑料为主体的合成材料的世界体积产量早已超过全部金属的产量。

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

1921年上海胜德赛珍厂(现胜德塑料厂)开始生产赛璐珞制品,以后又陆续建立了健华、永和、国光和中兴等厂。

1926年上海胜德赛珍厂开始生产酚醛树脂及模塑粉(电木粉)。

1949年中国塑料产量约400t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酚醛塑料等热固性塑料有所发展。

1958年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一套聚氯乙烯年产3kt的生产装置在锦西化工厂建成投产,这是中国塑料工业进入一个新时期的标志。

1960年,上海建成年产500t聚苯乙烯生产装置。

1965年,上海高桥化工厂以千吨级规模生产高密度聚乙烯。

1970年,年产3.5kt高压法聚乙烯装置和年产 5kt聚丙烯装置开始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投入生产。

1965年塑料总产量为97kt。

1970年增至176kt。

70年代以后,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和上海石油化工总厂等几个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合成树脂生产装置相继投产。

1982年合成树脂的年产量突破百万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